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牡丹区  > 正文

文旅融合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
作者: 郭卫东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02 09:59

中国菏泽网消息(通讯员 郜玉华 马世坤 记者 郭卫东) 近年来,牡丹区以“文化+旅游”双轮驱动,通过深挖历史底蕴、创新产业模式、整合多元资源等举措,探索出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,全区文旅产业呈现多点突破、全域联动的发展态势,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牡丹区以花卉经济为突破口,推动种植、加工、文旅三产深度融合。在都司镇,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建设四季温室大棚、包装冷藏车间以及实施反季节芍药催花等举措,确保了鲜切花从采摘到发货的全程冷链操作,实现鲜切花全年供应。芍药种植基地不仅成为游客赏花打卡地,还带动当地10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,吸引农户参与经营,推动芍药产业从“家庭小作坊”变为“专业化大产业”。

牡丹区建立“文旅联席会议”制度,统筹文旅、农业、商务等部门资源,出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案,支持智慧景区建设、非遗工坊孵化等项目建设,加速推进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。

牡丹区文旅局等部门多措并举,加快推进文创产品研发上市,成效显著。在黄堽镇侯集村牡丹绸布伞制作工坊内,一把把“以竹为骨以绸为面”,大小不一、花样繁多的绸布伞引人注目。村民吴洪省是牡丹绸布伞的“守艺人”,他将牡丹元素融入创作设计中,让一把把绸布伞“绽放”牡丹美,备受游客喜爱。

在今年牡丹节会工作中,牡丹区支持景区景点更加凸显“科技+人文”的文旅特色。冠宇牡丹园除新增42米的高空观光塔、非遗嘉年华等设施外,百花园景区首次推出“牡丹生长实境监测系统”,游客可通过AR技术观察牡丹从萌芽到盛放的全过程。节会期间,牡丹景区还将举办牡丹诗词大会、古装巡游等活动,构建“一日穿越千年”的文旅体验。

牡丹区通过深化“文化赋能、科技增效、产业联动”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,进一步扩大提升品牌影响力。“李洪周村艺游”“牡丹簪花”“熊猫花花”等IP火爆出圈,老城曹州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示范区。去年,全区接待游客45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40亿元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